为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关于建立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开阔广西作家视野,增进广西作家与俄罗斯、芬兰、瑞典作家之间的友谊,应俄罗斯圣彼得堡亚太合作中心、芬兰图尔库出版社、作家协会、瑞典瑞中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的邀请,广西文联组派由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同志为团长的广西作家代表团,于2012年6月2日至13日,赴俄罗斯、芬兰、瑞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本次出访是广西文联第一次派团去俄罗斯、芬兰、瑞典开展交流活动,代表团担负着交流工作、展示形象、建立联系、开拓渠道的重要任务。代表团一行到达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时,得到了该市外交委员会会长顾问热迈蒂斯·弗拉季米尔的热情接待,并与圣彼得堡市政府文化官员、圣彼得堡市外交委员会亚太合作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座谈交谈。热迈蒂斯·弗拉季米尔饶有兴趣地介绍了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圣彼得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阐述了中俄战略互惠发展关系、人文交流状况,俄罗斯文学对世界的影响和圣彼得堡市文学艺术发展概况。黄德昌介绍了广西作家代表团各位成员、创作特点,广西文学发展情况等,同时也代表广西作家表达了对俄罗斯及前苏联文学的敬慕。他指出,中俄两国互为邻邦,两国之间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交往几乎注定会是密切的,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国间的文学交往所呈现出的起伏跌宕,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色彩,却是世界文学关系史中所罕见的,让人叹喟不已,回味无穷。由于有特定的地域及历史背景,俄罗斯文学在中俄文化交往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曾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乃至社会思想史中产生过深刻影响。
在俄罗斯期间,黄德昌一行还前往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母校圣彼得堡大学参观访问,并与圣彼得堡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们,就中国文学、汉语教学与俄罗斯文学等兴趣话题进行交流。在莫斯科,前往位于该市西南部的新圣女公墓,拜谒了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内的多位世界文学巨匠墓。
在芬兰图尔库,广西作家代表团一行见到了图尔库文学总干事亨利·代尔荷,整个文学交流活动安排在图尔库出版社的办公大楼会议室进行。亨利·代尔荷代表图尔库出版社、作家协会,介绍了芬兰的文学创作发展情况,特别是芬兰政府对文学创作的固定投入情况和对文学骨干的培养结构。他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加强图尔库作家与广西作家的交流合作,并在适当时候参访中国和广西美丽的山水。主管外联工作的安娜·土卡宁着重介绍了出版社的运行情况。黄德昌在座谈中指出,芬兰是最早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中芬友谊源远流长,自建交以来双边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关系均顺利发展,且硕果累累。他希望广西文学领域与图尔库文学领域的合作,也像中国与芬兰的经贸发展合作一样,常来常往,形成持久的良性互动局面。文艺批评家张燕玲和诗人、词作家汤松波等也先后发言,就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中国新诗发展路径以及欧美文学对芬兰本土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与当地的诗人、作家进行了探讨性的交流。随后,芬兰诗人茉莉现场为广西作家代表团作诗一首,诗中表达了相遇的奇迹,相聚的欢乐和离别的忧伤,其深情的吟诵将座谈交流的氛围推向高潮。座谈交流结束后,广西作家一行颇有兴致地参观了图尔库出版社的编辑室、资料室和对公众开放的宣传橱窗、社区图书音像资料投放点。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因诺贝尔文学奖在这里颁发,它已成为作家们心中向往的文学圣殿。来到斯德哥尔摩市,代表团一行在市政文化官员欧茗娜的陪同下,参观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地点和文化中心。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的欧茗娜用流利的汉语向大家介绍瑞典文学,从伊曼纽尔•斯威登堡、卡尔•迈克尔•贝尔曼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从瑞典现代文学史的起源,到饮酒歌、田园诗、小说、戏剧、电影等,娓娓道来。参观过程中,大家相谈甚欢。广西作家们指出,70年前瑞典文学就已介绍到中国,众多的作家和作品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知,斯特林堡的戏剧、拉格洛芙的《骑鹅旅行记》、托玛斯·特朗斯特罗姆等人的诗歌等读物都先后有了中译本,其刚健质朴的风格深受中国广大读者的欢迎。
此次对外交流活动,广西代表团成员们通过参观考察以及与三国文艺家代表深入友好的交流座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体验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多样性文化,为今后参加国际多边文化交流活动增添了自信、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文学创作热情。随黄德昌团长出访的成员有:广西文联秘书长董永佳、广西文联组联部主任汤松波、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严风华、《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广西华锡集团文联主席韦奇宁等。
(松波/文 韦奇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