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简介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62年6月(1987年以前称“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1987年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分会”,1995年改为现名)。协会成立之初有会员65人,现有会员2164人(其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435人),各类专业委员会15个,2010年至今推荐获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7部,推荐获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含研究传承基地)25个,获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会员2人。目前,协会会员已形成老中青三代结合、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新中国成立以后,蒙光朝、过伟、萧甘牛、韦志彪等有志之士便开始搜集整理广西民间文学,并有《广西民歌》等二十多部民间文学作品面世。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广西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区的民间文学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推广和应用,取得卓著成就。迄今,搜集到民间文学资料5000多万字,已由出版社出版的达600多种。民间文艺理论专著、论文集超过300部。先后有《密洛陀》《壮族民间歌谣概论》等30多部作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奖。根据民间文学题材创作的各类作品,如《百鸟衣》《刘三姐》等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积极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引导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为我区文艺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弘扬新时代主旋律,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中国梦”“十九大”“脱贫攻坚”“以艺抗疫”等主题文艺创作和展演活动;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文艺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节会活动和“民间文艺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培育“八桂民俗盛典”“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等民间文艺品牌活动;大力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广西卷编纂工作,阶段性成果喜人;积极推动广西民间文艺对外交流,不断挖掘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组织推荐参评“山花奖”等全国性展赛力作迭出,有力推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